姜明文認為,游學熱的原因在于我國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正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國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讓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加入到游學大軍中來,家長們也不惜花上數萬元,為孩子贏得十多天的出國交流機會。”
“這種短期游學的價值,在有些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他表示,通過海外游學,可以讓孩子接受西方先進的教育體系、教育理念的熏陶,感受西方獨特的教學風格,提升學生對外國的學校、教育模式和質量的感性認識和判別力,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語言能力、合作意識,拓寬孩子的國際視野,了解國外文化,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文明素養和文化寬容精神,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傳承本民族和本土的文化與歷史傳統,在思想道德教育、人格養成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姜明文透露,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新加坡教育主管部門還專門設立了“海外姐妹校基金”,每年撥款450萬新元(1新元約合5元人民幣),爭取讓全國至少10%的學生在求學階段能夠參加一次游學。
在一家教育機構工作的張先生則認為,游學的價值點更多的是擴大眼界,增長見聞。相對實質性的教育學習,游學的方式更有助于孩子今后的社交與自信。
話題二:怎么給孩子選擇海外游學項目
坊間議論:海外游學的實質性幫助因人而異
“游學一定有好處。但是,這些口號式的好處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究竟游學能帶給中小學生多少實質性的學習幫助很難說,而且因人而異。” 小吳這樣認為。
小吳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張先生表示,短期的游學經歷對孩子的影響是有限的,期望一個寒假或是一個暑假就能讓孩子接受國外的教學方式或價值觀,只是家長一廂情愿的想法。 “本來不同文化的交融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年紀很小的小朋友在國外幾個星期的時間內,首先要過語言關,生活關,等他們都適應了,是不是也要回國了?其實還是形式大過內容。”
在一家舞蹈工作室工作的舞蹈老師徐明認為,中小學生的年齡還很小,因此,不能目標性太強,幾天的時間也不可能學到很多東西。重要的是要考慮孩子的愛好。她表示,孩子未來的路,家長不能安排的太早。“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中小學生的很多觀念還沒有形成,因此,家長不能限制了孩子,不能把孩子放在盒子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