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詞典》收錄的唯一中式英語句子
[ 2011-03-07 09:36 ]
《牛津英語詞典》中一共收入了245個由漢語引進的英語詞,這么說其實有點不準確,因為這245個詞匯中,其實有一個句子,是典型的 Chinglish(中式英語)。
這句中式英語不是我們大家所熟悉并津津樂道的Long time no see,更不是bu zhe teng,而是no can do。《牛津英語辭典》對no can do這句中式英語的解釋是:
It is not possible, it cannot be done; 'I can't do it.'
這句話進入英語的時間相當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國幽默作家Charles Godfrey Leland (August 15, 1824 – March 20, 1903) 在1876年編輯出版的Pidgin English Sing-Song(《洋涇浜英語歌謠集》)一書。順便說,“洋涇浜”(pidgin)這個詞的來源據說與中國人有關。當初外國人帶著中國夢來到廣州做生意,張口閉口business,當地中國人也跟著學說business。但因為模仿的不準確,在老外聽來好像是pidgin,于是就用pidgin這個詞代表一種語法和詞匯都大大簡化了的英語。
此后,有多位作家在作品中提到或者用到了no can do這個詞。比如英國罪案小說家Elizabeth Ferrars (6 September 1907 - 30 March 1995)1962年出版的Busy Body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
Sorry, no can do—not tonight.
No can do還有更簡潔的形式no can。林語堂先生在1933年寫過一篇In Defense of Pidgin English(為洋涇浜英語辯護)的文章(The China Critic, VI (July 22, 1933), p. 743),其中提到英國作家蕭伯納對“洋涇浜英語”的評價。據說蕭伯納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洋涇浜英語“no can”(不能)比正宗英語“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比如一個女士告訴你她是unable to come(不能來),聽者還會心存僥幸,說不定這位女士還會改變主意,但是要是她冷冷地說句no can,那就啥都別想了。
牛津詞典專家嚴格把關,討論是否同意將no can do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最后結論是yes, we can,終于在1976年將no can do收入了《牛津英語詞典》,成為目前唯一一句進入了大雅之堂的中式洋涇浜英語。
附:《牛津英語詞典》no can do詞條
no can do, phr.
Etymology: < Chinese Pidgin English no can do( < no adv.1+ can v.1+ do v.), after Chinese bùkěyǐ(frequently used in the positive-negative cluster kěyǐ-bùkěyǐ, lit. 'is that possible or not?'). Compare "can do" at can v.1 8c.
相關閱讀
美國人眼中的“中式英語”
老外聽不懂的“中式英語”如何翻譯?
外國人追捧中式英語 "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
翻譯中的中式英語之鑒
(來源:滬江英語,編輯:崔旭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