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理財十大招
雖然有爸媽每月生活費養著,但大學生也要學會理財。暫且不說能省能賺的本事,畢竟半只腳已經踏入社會的大學生總要脫離“母體”獨立生活,說不定功成名就之后,這些“絕招”仍是他們親密的“伙伴”。
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如何理財?對此,有的人會嗤之以鼻:除了每月的生活費,我根本就沒錢,還理什么財?錯!教你十樣“學生理財招數”,保你過得要比以前好。
一、制定每月支出計劃
案例:謝非花錢向來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每月5日(父母發薪,他拿生活費一貫是他的歡樂日,邀朋友吃飯、買軟盤,出手好闊綽;但這樣的好日子維持不了幾天,通常是每個月不到一半,錢包就見底了,后半個月只能以方便面為主食。謝非也想改掉這個毛病,但是錢放在口袋里他就沒有節制,為了制約自己,他辦過好幾張銀行卡,可是從來就沒搞清過哪張卡里有錢,哪張卡里沒錢,時間一長甚至連幾張卡的密碼都忘了,只好再到銀行去查。
招數:謝非的這個毛病是很多大學生的通病。如果你討厭記賬,那么至少在你拿到MONEY以后,好好規劃一下本月的大致支出,然后分門別類將費用劃分好。不要嫌煩,多花個三五分鐘,必定能省去日后不少麻煩。怕用錢過度的話,不妨把錢存入銀行,或者每天限制帶錢;最土的辦法就是:把錢分門別類裝入信封,要用才拿。
二、不貪便宜,只買適合自己的東西
案例:舒麗和所有女孩子一樣喜歡逛街,也同樣容易對打折、優惠的商品怦然心動。有一次在淮海路上,她看到過去一向可望而可及的ESPRIT居然有幾款對折出售,大喜過望,毫不猶豫地買了兩件(其實也要200多元錢一件)。但回寢室后,同學們都說衣服的顏色不適合她穿,樣子好像也不是很好。小舒心情沮喪的同時,也開始考慮后半月的生活費問題。
招數:其實,這個病不僅在女同學中有,在男同學中也相當普遍,以后工作后也會經常遇上。所以,你應該在購物前要寫張清單,外面的誘惑實在太多,完成任務后就應該馬上“打道回府”。如果遇到實在喜歡的東西,就問自己,現在必須要用嗎?如果不是,就安慰自己等一次打折的時候再來買;如果看見商家打出什么跳樓價清倉之類的廣告,就對自己說,別把自己的寢室當成商家的倉庫。
三、身上不帶大額鈔票
案例: 袁硯出去逛一次街,總要花掉兩三百元錢。百元大鈔就像流水一樣沒了。
招數: 為了避免“一時興起”的大額消費,這個辦法最好了:不要輕易將大額的現鈔(如50元、100元)換開。經驗告訴我們,花掉十張十元錢比花掉一張一百元要慢得多。
四、利用專業知識投資炒股
案例:唐棠是某名牌大學經濟系學生,1999年他參加了一個風行一時的模擬炒股大賽,結果兩個月內收益率達到180%,一舉奪冠。于是2000年初,他向父母借款一萬元正式進入股市,入市第一年收益率為40%,把一年的學費賺到了手。2001年下半年大盤持續下跌,好在他懂得止損,損失不大。現在他已經洗手不干,一心一意地準備GRE考試。
招數: 死錢不如活錢,如果你身邊有一大筆現金,放在身邊還不如讓它們錢生錢。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自己創造財富,是最恰當不過了;有時間看盤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短線投資;時間不允許的話,就選擇中長線操作或購買投資基金。
五、努力學習,獲得獎學金
案例: 陸繡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好學生”的代表。從大一到現在大三,他一直將主要精力撲在了學習上。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先后獲得了三次一等獎學金(1500元/學期)、一次二等獎學金(1000元/學期)。此外,他還獲得了校內的“光華自立獎”(4000元/年)、校外的“董氏獎學金”(4000元/年)以及“香港人士贊助獎學金”(4000元/年)各一次。這樣,截止到目前為止,他獲得獎學金的總額為17500元,而他每年需要繳納的學費是3800元。就是說,他現在獲得的獎學金,已經足夠支付他四年的學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接受的是免費的大學教育。
招數: 強力推薦“努力學習”這一招。暫且不說學習是在為將來投資。就是每學期末有數千元獎學金的回報這點,也是很誘人的啊!常常聽說,某某寢室的所有成員,一學期獲得的獎學金總額突破了萬元大關。況且,對學習熱情投入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你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校外消費。無形中又幫你省了一筆巨大的開銷。
六、最大限度地利用免費資源
案例: 楊森過去常在考前或平時,去麥當勞溫習半天一天的功課。當然,午餐+晚餐就都在那里開銷了,通常一天就要花個二三十塊錢。
后來他逐漸發現,麥當勞雖然有宜人的溫控環境、悅耳的音樂和優質的服務,但是周圍人聲實在太嘈雜,未必是個復習的好去處。與其去麥當勞,倒不如去圖書館的閱覽室或去學校的通宵自修教室學習,因為那里環境安靜,而且無論坐多少時間都是免費的——只要你出示學生證,那里甚至還免費供應茶水,如果想查閱什么資料也相當方便。
招數: 可能連你自己也沒感覺到,你的學生身份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充分利用你的學生身份,你可以享受到許多方面的實惠。上文中的小楊同學,就發現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學習與在麥當勞學習相比較,效率高且成本低。
我們還可以列舉許多學校提供的免費(或收費相對低廉的)資源:圖書館是一個聚寶盆,對一些不太常用的參考書,與其去書店買不如去學校圖書館借來看來得劃。還有計算機房、語音室、文印中心……這些場所的功能你都有沒有好好開發過呢?
由于你的學生身份,你還可以在校外的許多場所享受到優惠:大學生憑學生證可以享受學校至家庭所在地假期火車票的減價優待;大學生去博物館或科技館參觀,憑學生證票價是可以打折甚至免費的;校外各種形形色色的培訓班,對前來報名的學生族,在學費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優惠。
七、自己動手,創造財富
案例: 小崔在本市一所高校的計算機系學習,因為他的動手能力強,在購買電腦時,朋友們一直請他幫忙。經過大學專業深造后,小崔的手藝又高了一層,朋友們干脆請他裝電腦,一臺電腦完工后就給他幾百元的“手工費”。因為同樣配置的品牌電腦要比組裝機貴1000多塊呢!朋友樂得這樣做,小崔也不推辭了。
招數: 現在流行的就是DIY(Do It Yourself)。男生可以自己裝配電腦,同理,女生與其去買價格不菲的中國結作為飾物或禮物,為什么不學著自己編一個呢?老話說得好:“自己動手,豐足食食”。在當今社會,用自己的手藝賺錢是光榮的事。
八、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案例: 陳岡在班級里是班干部,交游廣泛,又參加了許多社會活動,因此平日里同學、朋友之間的聚會總是少不了。各種聚會往往是在茶坊、KTV等場所舉行,通常實行AA制。他雖然不太富裕,但由于聚會時有許多他相熟或不相熟的朋友在場,礙于情面,他花錢的手腳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一個月聚會多那么幾次,他的帳本上就亮起了“紅燈”。
招數: 作為聯絡感情、互通信息的一種方式,同學、朋友之間的聚會當然是必要的。但一些純粹是為了找個理由吃一頓的聚會,你若是囊中羞澀,不去也罷。還有一點不得不提:要想既不委屈自己的錢包,又不傷朋友感情,有時候不得不學會一些善意的謊言。
九、充分了解市場,進行二手交易
案例: 同學們對顧已一致評價是“精明”。因為他常常能用半價買來一些八九成新的書籍,一打聽,都是從網上“淘”來的。上學期小顧同學報了英語高級口譯的培訓班,考試結束后,他也沒忘了在學校的BBS上發一個貼子:“出售高口全套教材及磁帶,價格從優,有意者請致電××”。他所在寢室的電話從當天晚上開始就響個不停,聽著別人不同的報價和詢價,顧同學儼有了一種招標者的感覺。經過一番比較,他將原價185元的教材+磁帶以100元價格出手。那位買主當然對他感激不已,他擺擺手說:“別客氣,我們是雙贏”。
招數: 用過的課本、TOEFL、GRE參考書……對自己可能用處不大了,但可能正是別人苦苦尋覓的東西。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轉讓,既充實了自己的錢袋,又造福了別人。
至于溝通信息的渠道,最佳途徑當然是網絡。可以利用校園網來發布交易信息,搞個“網絡跳蚤市場”。也可以利用現有的C2C電子商務網站,如易趣網等發布并獲得信息。雙方在網上達成交易,然后約定時間地點,在網下完成交易。這種方式在大學生中已日益普及。
另外,有一些大型的二手交易活動也不可錯過。例如幾乎每所大學在畢業生離校前都會舉辦畢業生跳蚤市場,你在那里可以“淘”到大量的舊書、磁帶、CD、自行車,甚至電腦。當然,有朝一日等你成了畢業生,你也可以在那里把你的舊貨賣個好價錢,讓它們繼續“發揮余熱”。
十、嘗試做點小生意
案例: 大學生小徐和小陶是兩位武俠迷,各自收藏了全套的金庸、古龍名著其他數百本武俠小說。一天他們忽然受到校外租書攤的啟發,決心充分利用豐富的武俠資源,辦一個校內租書點。沒想到,由于價格優勢,租書點一炮打響。在豐厚回報的鼓舞下,他們繼續瞄準校內市場需求,往返與學校與各批發市場之間,經營起了出租VCD、出售打折電話卡、手機充值卡等各項業務。
去年,他們看準了準信用卡這一新鮮事物,在校內做起了準信用卡的代理人。沒想到這次敗走麥城,兩個月里只辦理了7張卡,到手的提成還抵不上他們為此制作廣告的成本。他們懊喪之余分析原因說,可能是因為辦準信用卡要繳納20元年金、20元擔保費和20元上門服務費,透支額度卻只有1000元,經濟困難的同學不愿意繳納這60元錢,條件較好的同學又認為透支額度,于是準信用卡在校內沒有什么市場。看來,生意還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里面的學問大著呢。
招數: 學校是個小社會,學校里同樣商機無限。籌措一筆啟動資金,自己做個小老板,說不定還真能從校園開始,開創自己的一份產業。建議最好從一些風險小的生意做起,如代理產品等。在學校里做小生意,贏利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中學到了一種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學會主動地了解市場,并根據市場的變化作出決策,在學校里就學會“像企業家一樣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新浪校園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