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翻譯經驗
分享到
作者:姚斌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的見面會上在談到改進黨的作風問題時使用了“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熟語?,F場譯員將其譯為: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should be strong.
見面會后,這句話的翻譯引起了國內外新聞媒體、翻譯學者和普通翻譯愛好者的強烈興趣。在國外媒體對此句的報道中,就出現了截然不同的三種譯法。以下分別是BBC,Daily Telegraph,CNN和NYT的譯文:
BBC: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hard to be turned into iron.
Daily Telegraph: To forge iron, you must have a strong hammer.
CNN & NYT: 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從以上譯文可以看出,對原文的理解實際分成了三派:BBC的譯文直接采自現場譯員的版本,稍作改動。Daily Telegraph則理解為打鐵用的“鐵錘”硬。而CNN和NYT的譯文卻顯然是指打鐵的人(鐵匠)要具有強壯的體魄。有意思的是,在新華社發布的正式英文版譯文中,譯文避開了究竟是鐵匠、鐵錘還是鐵本身“硬”的問題,將此句譯為: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 該譯文去掉了“打鐵”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從而避免了到底誰“硬”的爭議。
幾種譯法一出便引起了大量的討論,翻譯研究者、實踐者和愛好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多數討論者都傾向于鐵匠“硬”的譯法,而對鐵“硬”的譯法,即現場譯員的譯法持反對態度。他們的理由也多為“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俗語在漢語中的原意。然而,在2014年9月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英譯本中,對此俗語的譯文與現場譯員的版本如出一轍,譯為:It takes good iron to make good products.
那么,究竟是“鐵硬”還是“鐵匠硬”?
的確,在漢語中,該俗語一般是指打鐵的人本身要足夠強壯。但我們在探討翻譯譯文時,一定要考慮到口譯的特殊性,主要體現是詞匯運用的情境性。所謂情境性,則指任何現場發言都是在特定情境中發生的,發言人的每一句話也都必須要置于該情境中理解。
我們回頭來看“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現場情境。首先需要對該熟語出現的前后文本加以探究。該熟語出現時的前文是在談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四風”問題,而后文則是強調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從上下文來看,如果理解為“鐵匠硬”,那么此句傳達的信息就是:黨員干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四風”問題,另一類則是負責查處有問題的黨員。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即指后一類人應該加強自身素質,以便具備“打鐵”,即查處問題官員的能力。而如果理解為“鐵硬”,則此句的主要信息可以理解為: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了“四風”問題,因此全黨都應提高警惕,律己從嚴,要將全體黨員干部,即“鐵”,鍛造成優良的人才。
依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盡管“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俗諺的本意更多偏向于“鐵匠硬”,但在我們討論的特定案例中,“鐵硬”較之“鐵匠硬”應該更符合發言時的情境。按照慣例,現場口譯人員在工作前會與講話人溝通講話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譯員的現場判斷具有場外人士不具備的優勢。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英譯本作為國家層面的代表性譯本,其中一字一句也必然是經過縝密斟酌的結果。由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在習總書記此次演說的特定情境中,“打鐵還需自身硬”指的是“鐵硬”,而非鐵匠或鐵錘“硬”,也就是說,現場口譯的版本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版本對原句的理解更加符合現場發言用語的情境化意義。
任何用語都出現在特定的情境中,具有特定情境賦予其的特定意義。在現場口譯時一定不能只譯其本來意義,而要合理地傳遞出發言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真實意圖。一名好的譯者一定要善于及時把握用語在特定情境中的意義遷移,做到及時與發言人溝通,準確傳達發言人意圖。
(來源:《英語學習》雜志,編輯:Helen)
上一篇 : “十三五”規劃建議術語:協調發展
下一篇 : 美國作家打油詩吐槽中餐被反擊
分享到
關注和訂閱
電話:8610-84883645
傳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tips@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