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志愿者 愛心驅走艾滋歧視 [ 2007-06-29 16:15 ]
|
圖為孫和艾滋孤兒在一起。 |
由于艾滋病人發病死亡,導致一些孩子變成孤兒,這樣的孤兒統稱為艾滋病致孤兒童,目前,這樣的孩子數目在逐漸增多。雖然這些兒童的父母是被艾滋病奪走了生命,他們本身沒有疾病,但社會上的一些人對這樣的孩子卻冷眼相看、充滿歧視。大慶市的女大學生孫沒有嫌棄這些孩子,反而零距離地走近他們,幫助他們,在與這些艾滋病致孤兒童接觸的過程中,孫也在不斷成長,收獲經歷。
艾滋病致孤兒童屢屢遭拒
聯系上孫時,她正在做參加2007年“艾滋病致孤兒童”夏令營的準備工作。她說,這是她第四次參加此項公益活動了,她做的是艾滋病致孤兒童志愿者。在此前的三年中,她與艾滋病致孤兒童共同經歷了許多,他們共同成長,她也因此收獲了一份寶貴的人生經歷。
孫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學生。2004年她上大一,看到一個關于艾滋病致孤兒童的報道,他們本應有個幸福的童年,但由于父母的因素使他們的生活蒙上陰影,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她看了這篇報道心里很難受,恰巧,在當年夏天,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起并組織的“艾滋病致孤兒童”夏令營招募志愿者,孫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孫說,第一次活動一開始就受到了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在偌大的北京城,組織者卻很難為參加活動的76名孩子和7名志愿者找到一個住處。在被拒絕了40多次后,北京西郊的一家飯店終于同意接受他們。
在做志愿者中獻愛心
短短的七天,孫過得很充實。這些孩子激起了她未泯的童心,他們一起登八達嶺長城、游故宮、看動物園里的猴子……回到住處,雖說渾身疲累酸痛,但她仍然堅持照顧孩子們的起居和飲食,回答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
來自云南的孩子由于初次來到北方,不太適應當地的氣候和飲食習慣,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為此,孫特意囑咐廚房的大師傅在飯菜中多加入一些孩子們在家鄉常吃的食物,使他們能夠適應在北京的生活。
有一個來自吉林的孩子性格孤僻、憂郁,不愿與人交流,眼神中每每地流露出一種傷感的神情。聽隨同的老師說,因為父親是艾滋病患者,他在生活中經常遭到其他孩子的歧視和排斥。孫主動找他談心,鼓勵他從小事做起,給他講自己上學的故事,消除了他內心筑起的“高墻”,慢慢地,這個孩子活潑起來了。
一次次的活動,孫看到孩子們由剛來時眼里的憂郁到離別時臉上燦爛的笑容,她也感覺十分開心。孫說,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宋丹丹寫的《幸福深處》里有這樣一句話,“給予是一種快樂”,對此,她感受特別深。
|
濮存昕和孩子們在一起 |
濮存昕的奉獻精神打動了她
孫連續三年都參加了“艾滋病致孤兒童”夏令營活動,擔任預防艾滋病宣傳大使的濮存昕也都參與了這三次活動。孫說,濮存昕是她的偶像,但她不像其他追星族一樣追捧他,而是因為他做的一些公益事業而敬重他。
孫坦言,開始,她以為濮存昕也像其他明星一樣,參加這種活動就是做秀,但跟他參加了三次活動,孫發現濮老師都是全程參與活動,與艾滋孤兒同吃同住同玩耍,并邀請孩子們去他家做客。不僅這樣,他還自己掏錢買了80多張門票,帶孩子們到北京人藝觀看了兒童劇《迷宮》。濮存昕為孩子們做的點點滴滴深深地打動了孫,她說,他這種為公益事業奉獻愛心的精神就是自己以后要奮斗的目標,她要做個像濮存昕一樣熱心于公益和慈善事業的人。
用一生時間從事公益事業
孫和其伙伴們的愛心活動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2004年8月,在外地考察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委托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給他們送去了最親切的慰問以及所需的物品;2006年,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也親切地接見了他們,并參加了他們的活動;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對這個活動做了跟蹤報道。
在這三年中,孫感受最多的還是來自社會各界對艾滋病的態度轉變。從最初的住宿被拒,到后來更多家庭的參與,艾滋病不再是個可怕的字眼。
在參加夏令營的過程中,孫認識了許多艾滋病人,當談到他們時,孫的眼神黯淡了下去,“我的幾個朋友因為艾滋病已經離去,這令我接受不了,但這是我不得不面對的事情。他們對這個世界十分眷戀,所以我應該珍惜生命。”
以往的志愿者隨著畢業或是升學,都走向了新的生活,孫是唯一一個全程參與者。孫認為參加這樣的公益活動收獲很大,自己的辦事效率、交際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她覺得自己的責任感增強了,對自己、對父母、對社會都更有責任心了。孫今年考上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研究生,她說,她喜歡生物,想在這方面更深入地學習。對于這次即將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她充滿了期待。孫說,從事公益和慈善事業是她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來源:生活報 作者:朱磊 記者 郭登攀)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