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就業(yè)觀念作崇 何必詫異于女大學生當屠夫
|
女大學生當“屠夫”
|
老家在北方的小凡是金華一所師范本科應屆畢業(yè)生,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在學習生活了4年,卻未能如愿當上老師。家人勸她回去,她卻做了一個令周圍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到沃爾瑪超市賣肉。“我回家的話,可以找到一個學校去做老師,但我覺得我更喜歡金華,準確地說,我更喜歡目前這份工作!”說這句話時,小凡的表情很認真。
此前,北大畢業(yè)生陸步軒當“屠夫”,曾在社會激起赫然大波,并引起了社會對名牌大學生賣肉知識是否掉價的大討論。可余音未盡,又有了女師范本科生自愿賣肉的新聞。那么,這種高學歷人才從事這種看似腦體倒掛的工作,其新聞點又到底在哪兒?
其實,在筆者看來,女大學生賣肉,本不是新聞。時下的社會,用那種傳統(tǒng)世俗的觀點來稱量知識與價值的對等,只能陷入理論與現(xiàn)實的困境中。且不說就業(yè)難,大學生要找一份心儀滿意或者是與自己所具有的知識相對等的工作,難上加難。何況,社會的多元,對就業(yè)的選擇真正到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時候了,有人想當公務員,有人喜商海搏擊;有人想安穩(wěn),有人喜刺激,不一而足,無法用統(tǒng)一的模式來稱量。
倘若說女師范本科生賣肉有新聞價值的話,那么其亮點就在于挑戰(zhàn)世俗、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在常人看來,賣肉是普通人干的事,與大學生無關,更與嬌滴滴的女大學生扯不上一塊兒。但小凡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且樂此不疲。據說,小凡本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去當老師,也可以到私立學校去任教。但她放棄了,理由很簡單,“我想要留在一個我喜歡的城市,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喜歡而選擇,相信選擇了便必定會更加喜歡。
“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用時下的眼光看,這已不僅僅是一種空洞的說教了,而是一種現(xiàn)實的寫照。千萬富姐擦皮鞋;清華在讀博士生辭職到蘇州修電動車,而大學生當菜農、豬倌的消息更是屢屢見諸于報端,這就說明了時下的職業(yè)選擇并不強求于某種對等,而在于現(xiàn)實。無論是先就業(yè)再選擇,還是喜歡了就行,只要能拓展就業(yè)思路,認認真真地干,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職業(yè)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那么普通人能做的事,大學生并無例外。
因而,女大學生賣肉本不是新聞,而之所以成為新聞,純系舊的就業(yè)觀念作崇。但在現(xiàn)階段,這種不是新聞的新聞又具有“破冰”的作用,啟迪著更多人的就業(yè)思路。
(來源:紅網 福州大學通訊員張明娟 推薦)
|